俄乌战争期间的国际制裁
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国家: 实施制裁的国家
欧盟 - 集体实施制裁的国家
2014年2月下旬,歐美在俄羅斯兼併克里米亞後對俄進行一輪制裁。由美国、欧盟以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针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的个人、企业和官员实施相关制裁[1]。俄罗斯也对多个国家实施制裁,包括全面禁止从澳大利亚、加拿大、挪威、日本进口食品等。
制裁促成了俄罗斯卢布的崩溃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它们还对一些欧盟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截至2014年,俄罗斯财政部长宣布制裁使俄罗斯损失了400亿美元,由于2010年代石油供应过剩导致同年油价下跌,2014年又损失了1000亿美元。2018年8月实施的最新制裁之后,俄罗斯遭受的经济损失约占GDP增长预期的0.5至1.5%。
除了制裁之外,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还指责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合谋通过降低石油价格来故意削弱俄罗斯经济。2016年年中,俄罗斯因金融制裁损失了大约1700亿美元,另外还有4000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收入损失。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俄羅斯受到了更加嚴厲的制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
|
主題 | |
---|
時間表 |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2021年
- 2022年
|
---|
戰役 |
- 圍攻斯拉維揚斯克(2014年4月12日-7月5日)
- 克拉马托尔斯克战役(2014年4月12日-7月5日)
- 马里乌波尔战役(2014年5月6日-6月14日)
- 第一次顿涅茨克机场战役(2014年5月26-27日)
- 围攻卢甘斯克边境基地(2014年6月2-4日)
- 泽莱诺皮利亚火箭袭击(2014年7月11日)
- 沙赫塔爾斯克區戰役(2014年7月16日-8月26日)
- 霍爾利夫卡戰役(2014年7月20日-9月6日)
- 伊洛瓦伊斯克戰役(2014年8月10日-9月2日)
- 新斯维特利夫卡难民车队遇袭事件(2014年8月18日)
- 新亞速斯克戰役(2014年8月25-28日)
- 马里乌波尔攻势(2014年9月4-8日)
- 第二次頓涅茨克機場戰役(2014年9月28日-2015年1月21日)
- 傑巴利采韋戰役(2015年1月16日-2月20日)
- 舒洛因对峙(2015年2月10日-7月3日)
- 马林卡战役(2015年6月3日)
- 斯維特洛達爾西克戰役(2016年12月18-23日)
- 阿夫季伊夫卡戰役(2017年1月29日-2月4日)
|
---|
其他事件 | |
---|
自行宣佈成立的國家 | |
---|
親俄派 | |
---|
親烏派 | |
---|
|
---|
|
|
|
|
|
---|
官方 | 概述 | |
---|
烏克蘭 | |
---|
俄羅斯 | |
---|
美國 | |
---|
其他國家及地區 |
- 白俄羅斯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中華民國
- 克羅埃西亞
- 丹麥
- 法國
- 喬治亞
- 德國
- 匈牙利
- 印度
- 伊朗
- 以色列
- 立陶宛
- 摩爾多瓦
- 日本
- 朝鮮
- 韓國
- 摩爾多瓦
- 紐西蘭
- 敘利亞
- 英國
|
---|
聯合國 | |
---|
其他國際組織 | |
---|
其他 | |
---|
|
---|
民間 | 抗議 |
- 烏克蘭
- 俄羅斯占領區
- 亞歷山大·普希金紀念物拆除
- 立即武裝女性
- 烏克蘭藝術陣線
- 俄羅斯
- 中國大陸
- 捷克
|
---|
企業 | |
---|
科技 | |
---|
其他 | |
---|
|
---|
|
|
影響 |
---|
後果 | |
---|
人權 | |
---|
術語及短語 | |
---|
流行文化 | 歌曲 |
- 《12》
- 《巴赫姆特堡壘》
- 《拜拉克塔爾》
- 《瑪麗城市》
- 《雷區之花》
- 《取消世代》
- 《Z世代》
- 《喔,是》
- 《嘿,嘿,振奮起來》
- 《媽媽Щ呀》
- 《草地上的红荚蒾》
- 《榮光歸烏克蘭》
- 《史蒂芬妮亞》
- 《烏克蘭》
|
---|
電影 | |
---|
其他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