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明朝的政治機構。明朝原本定都金陵應天府,明成祖靖難奪位之後,決定回到根據地燕京,稱北京,是為永樂遷都。金陵改稱南京,但依舊保留了陪都的地位。並設置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稱為南京六部,而南直隸(簡稱南直)的部分行政事务由南京六部兼管。
其實“南京吏部尚書”以及其他五尚書等職位,多半為虛銜。為參贊機務或涵養清望的閒職之所,重要性已無關政體本身[1]。
各部职权
- 南京吏部:考核南京六部與南直隸地區的官吏,並有京察。
- 南京戶部:徵收南直隸,與浙江、江西、湖廣三行省的布稅食糧,並管理南直隸地區的戶籍。
- 南京禮部:主要負責南直隸祭祀之事,尤其明太祖陵墓孝陵。
- 南京兵部:負責守備南直隸地區,由南京鎮守太監(正式名称为南京守备太监)監軍。
- 南京刑部:管理南直隸地區勳舊、官吏、民眾的司法案件。
- 南京工部:管理南直隸地區工程事宜,也鑄造南直鹽引。
参考文献
引用
- ^ 《明史》(卷111):“自洪武十三年始.成祖遷都,南京止設侍郎.仁宗乃有尚書、都御史而未備.備官自孝宗始.其權位重者曰參贊機務,憲宗後乃專屬之兵部.然累世承平,履其任者,惟養清望而已,無關政本……”
來源
参见
|
---|
|
|
|
---|
| 南京宗人府 | |
---|
南京六部 | |
---|
南京五寺 | 南京大理寺 | |
---|
南京太常寺 | |
---|
南京光禄寺 | |
---|
南京太仆寺 (滁州) | |
---|
南京鸿胪寺 | |
---|
|
---|
南京都察院 | |
---|
南京通政使司 | |
---|
南京翰林院 | |
---|
南京国子监 | |
---|
南京钦天监 | |
---|
南京太医院 | |
---|
南京五軍都督府 | |
---|
|
|
|
---|
长史司 |
- 左右长史正五品
- 1典簿正九品
- 审理所
- 典膳所
- 奉祠所
- 典宝所
- 纪善所
- 良医所
- 典仪所
- 工正所
- 4→1伴读从九品
- *教授从九品
- (以上各所副官,嘉靖四十四年并革。)
|
---|
|
|
标注:*无定员 |
|
---|
|
吏部 | |
---|
戶部 |
- 浙江清吏司
- 江西清吏司
- 湖广清吏司
- 陕西清吏司
- 广东清吏司
- 山东清吏司
- 福建清吏司
- 河南清吏司
- 山西清吏司
- 四川清吏司
- 广西清吏司
- 贵州清吏司
- 云南清吏司
|
---|
礼部 | |
---|
兵部 | |
---|
刑部 |
- 浙江清吏司
- 江西清吏司
- 湖广清吏司
- 陕西清吏司
- 广东清吏司
- 山东清吏司
- 福建清吏司
- 河南清吏司
- 山西清吏司
- 四川清吏司
- 广西清吏司
- 贵州清吏司
- 云南清吏司
- 司狱司
- 照磨所
|
---|
工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