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堂及儀禮堂
明原堂現存的梅堂及儀禮堂
梅堂
月明泉
梅堂(英語:May Hall)及儀禮堂(英語:Eliot Hall)位於香港大學內,是香港法定古蹟,屬愛德華式建築風格,本來有三幢,作為宿舍。於1969年,此三幢樓,盧迦翼、梅翼及儀禮翼宿舍,合併名為「明原堂」。現存只餘兩幢建築物,改稱「梅堂」及「儀禮堂」,用作「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通識教育及寫字樓等。此宿舍門前,設有「月明泉」噴水池,是由李嘉誠為紀念其夫人莊月明而捐款設立。
小說家張愛玲寄宿港大時,曾生活於此。日治時期被日軍佔用。台灣作家龍應台也曾居於此。
歷史
「明原堂」(The Old Halls)由「盧吉堂」(Lugard Hall)、「儀禮堂」(Eliot Hall)及「梅堂」(May Hall)組成。「盧吉堂」是首間直屬香港大學的學生宿舍,於1913年建成,原名「大學堂」(University Hall)。「儀禮堂」和「梅堂」先後於1914年及1915年啟用[1]。1966年「儀禮堂」和「梅堂」遭到豪雨破壞,維修完成後,三間宿舍合併為「明原堂」。1992年「盧吉堂」拆卸,「儀禮堂」繼續用為學生宿舍,「梅堂」於2000年9月改為大學辦公室。儀禮堂和梅堂先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一級歷史建築,再於2018年6月20日被升格為法定古蹟。[2]
相關
鄰近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校园 | |
---|
學術單位 | 建築學院 |
- 建築學系
- 房地產及建設系
- 城市規劃及設計系
- 建築文物保護課程學部
- 園境建築學部
|
---|
文學院 |
- 中文學院(中文增補課程、漢語中心)
- 英文學院(語言與傳播課程)
- 人文學院(藝術學系、比較文學系、歷史系、語言學系、音樂系、哲學系)
- 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非洲研究、日本研究系、美國研究、中國研究、歐洲研究、全球創意產業、香港研究、韓國研究)
- 應用英語中心
- 佛學研究中心
- 人文醫學中心
|
---|
港大經管學院 | |
---|
牙醫學院 | |
---|
教育學院 |
- 溝通、學習與發展學部
- 語文研究與教育學部
- 數學、科學與科技學部
- 教育政策與社會學部
|
---|
工程學院 |
- 土木工程系
- 計算機科學系
- 土木工程系
- 電機電子工程系
- 工業及製造系統工程系
- 機械工程系
|
---|
法律學院 | |
---|
李嘉誠醫學院 |
- 生物醫學學院
- 中醫藥學院
- 臨床醫學學院
- 護理學院
- 藥理及藥劑學系
- 公共衞生學院
|
---|
理學院 |
- 生物科學學院(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研究學部、細胞及分子生物學研究學部)
- 化學系
- 地球科學系
- 數學系
- 物理學系
- 統計及精算學系
|
---|
社會科學學院 |
- 地理系
- 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
- 心理學系
- 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
- 社會學系
- 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
|
---|
其他部门 | |
---|
|
---|
住宿 | 舍堂 |
- 聖約翰學院
- 利瑪竇宿舍
- 大學堂
- 太古堂
- 李國賢堂
- 賽馬會第一舍堂村
- 賽馬會第二舍堂村
- 沙宣道舍堂村
明原堂
- 非住宿舍堂
|
---|
住宿学院 | |
---|
学生发展及资源中心管理住宿 |
- 青蓮台
- 研究生堂
- 梅芳街宿舍
- 沙宣道六号学生宿舍
- 赛马会第四学生村
|
---|
其他住宿 |
- 柏立基學院
- 何善衡夫人堂(医学生宿舍)
- 白文信學生宿舍(医学生宿舍)
|
---|
|
---|
學生組織 | |
---|
社會事件 | |
---|
全資擁有的 附屬機構 | |
---|
相關研究 | |
---|
其他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