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之死
日期 | 1976年9月9日 |
---|---|
时间 | 0时10分 |
持续时间 | 1976年9月9日—1976年9月18日 |
地点 | ![]() |
参与者 | 华国锋(致悼词)、王洪文(主持)、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共党员、中国大陆各地军民、世界各国领导人和毛泽东支持者[1] |
北京时间1976年9月9日0时10分,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于北京逝世,享年82岁(虚龄83岁)。9月9日下午4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联合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新华社以《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的形式联合发表讣告,向国内外正式公布了这个消息,并总结和评价毛泽东的一生。讣告由当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员耿绍光(即夏青)担任广播,称:“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敬爱的伟大领袖、国际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人民的伟大导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同志,在患病后经过多方精心治疗,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于1976年9月9日0时10分在北京逝世”。
继1月8日周恩来、7月6日朱德先后逝世,毛泽东是第三位于1976年逝世的中国国家重要领导人。
迄今中国政府并无正式透露毛泽东的病因。
晚年病情
1970年
1970年九屆二中全會之後,毛澤東睡眠已很不好,不停地咳嗽,痰多又吐不出,打針也不管用,好了又犯,沒有完全止住過;有時因為咳嗽而無法臥床,只能日夜坐在沙發上[2]:299。
1971年
1971年快入冬時,被診斷為大葉性肺炎,肺部疾病又影響心臟[2]:288。
1972年
1973年
1973年,毛澤東眼睛也越來越看不清楚,老年性白內障發展得很快[2]:331。
1974年
1974年6月,毛澤東健康出現明顯問題,經神經科和內科專家會診後提議,中共中央決定第二次為毛澤東專門成立醫療組,成員包括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麻醉科、耳鼻喉科、呼吸管理、外科、重病護理等方面專家;醫療組存在兩年多,直到毛澤東去世[2]:378。7月,身患多種疾病之毛澤東準備赴南方易地休養;7月18日毛澤東抵達武漢,進行眼病會診[2]:378-379。8月間,經來自各地之眼科專家確診:毛澤東雙眼都患有老年白內障,以右目為重,左目稍輕[2]:379。毛澤東兩腿和雙腳浮腫,在11月29日至12月4日在室內游泳池裡游泳4次,到12月5日為毛澤東一生中最後一次游泳[2]:393-394。
1975年
1975年2月,毛澤東說話含混不清,兩腿時常疼痛,醫生建議盡可能少看書、多運動[2]:404。毛澤東之健康狀況在回北京後越來越壞,吃藥也沒有多少效果,1975年下半年以後,在床上躺著時間多[2]:423。7月23日,毛澤東同意對白內障眼病施行手術治療,第二天毛澤東之左眼能看見東西[2]:430,手术后恢复一半视力[4]。
1976年

1976年,毛澤東健康狀況迅速惡化,吃藥吃飯都需要人餵,每天只能吃一二兩飯,行走更是困難[2]:445。周恩來於1月8日在北京病逝[2]:445。5月起,毛澤東病情不斷加重,身體極度衰弱;5月2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会见外宾——巴基斯坦总理布托,此后不再公开露面[5];6月初,毛澤東突患心肌梗塞,經過及時搶救,才脫離危險[2]:462。7月,毛澤東許多時間處昏迷半昏迷狀態,靠鼻飼生活[2]:464。進入8月,毛澤東健康狀況更趨惡化,已常處昏迷狀態[2]:465。8月18日,中共中央《關於唐山豐南一帶抗震救災的通報》,是毛澤東生前圈閱之最後一份文件[2]:465。9月8日,毛澤東看文件、看書11次,共2小時50分鐘[2]:465。
护理记录[6] | |
---|---|
医疗组全体医生: 胡旭东、陶寿淇、方圻、吴洁、姜泅长、高日新、翟树职、李志绥、陶桓乐、王新德、薛世文、周光裕、朱水寿、徐德隆、李春福
|
逝世前後
1976年9月8日中秋节,毛澤東血壓開始下降,入夜中共中央政治局成員分批前往看望毛澤東;9月9日零時10分,經連續4個多小時搶救無效,毛澤東心臟停止跳動[2]:466。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202別墅內逝世。
医疗抢救记录[6]:前插页,158 | |
---|---|
医疗组全体医生: 胡旭东、陶寿淇、方圻、吴洁、姜泅长、高日新、翟树职、李志绥、陶桓乐、王新德、薛世文、周光裕、朱水寿、徐德隆、李春福
|
1976年9月9日,《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發佈,宣告毛澤東逝世[2]:466;同日組成毛澤東治喪委員會[2]:468。9月9日16时整新华社发布通讯《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同时播出,正式公布毛泽东的死讯,华国锋、王洪文、葉劍英、张春桥、江青、姚文元、李先念等人担任毛泽东治丧委员会委员。
中共中央至今尚未公布毛泽东因何病而死[7]。参与了毛澤東遗体解剖的刘雪桐后来说,毛澤東死因是心血管疾病[8]。曾任毛泽东醫疗组組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院長的李志绥在其移民美国后出版的回忆录中称,毛澤東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人症」),而不是帕金森氏症[9][10],其死因是漸凍人症及心血管疾病[9]:9[11]。
1976年9月11日至9月17日人民大會堂舉行毛主席弔唁儀式,各方代表30多萬人參加弔唁;9月18日下午3時,「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開始[2]:468。王洪文主持,华国锋致悼词,共计数十万北京及全国各地的民众参与了追悼大会。华国锋致悼词以后,参加追悼大会的群众向毛泽东遗像三鞠躬,最后现场奏《东方红》,追悼大会结束。当时天安门广场上站了前来悼念毛泽东的民众,人数估计多达几十万,全国各地同时举办相关的追悼活动,并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实况转播。
由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三位重要领导人接连逝世,致使中央权力一度出现真空,因而政治局面顿时变得异常复杂,促使北京权力中心的各方加快了相关的计划与行动。在毛泽东逝世将近一个月后,1976年10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国务院总理的华国锋连同叶剑英、汪东兴等党和国家高层元老采取果断措施,将江青等“四人帮”成员隔离审查,一举结束了已进行十年有余的文化大革命,史称“粉碎四人帮”。事后,华国锋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正式成为新一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身后安排
早在1956年,毛泽东曾在遗体火化的倡议书上签字。在其他场合,毛泽东还说过希望死后归葬湖南湘潭。后来,毛泽东曾在八宝山公墓为他和江青选择了一块墓地。虽然毛泽东生前鼓励火化、并在火化同意书上签名,但出于政治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将他的遗体做永久保留。初时暂厝人民大会堂,完成防腐处理后被安放在水晶棺内[2]:470。1976年10月8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将在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南侧正阳门北侧建立毛主席纪念堂,以永久保存遗体以此来供后人瞻仰[12][13]。该纪念堂于1976年11月24日奠基,纪念堂半年后完工,盛放遗体的水晶棺也制作完成。1977年8月29日,盛放有毛泽东遗体的水晶棺被移入纪念堂內。1977年9月9日,在毛逝世一周年之际,舉行该紀念堂落成典禮大會,正式对外开放[14]。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维护和运营。1980年8月21日和8月23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全国政协主席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女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采访时表示将会保留该纪念堂,并且还同时还承诺将会永远保留天安门城楼上的在“两个‘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中间的毛泽东头像[15]。后来,参观毛主席纪念堂成为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红色旅游项目[16]。
各方反应
在消息公布后的15分钟内,世界主要的媒体,包括路透社、美联社、法新社等都报道毛泽东的死讯。
9月9日,聯合國總部下半旗致哀,9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為毛澤東逝世發唁電;9月21日在第31屆聯合國大會開幕式上,與會140多個國家之代表為悼念毛澤東肅立默哀[2]:469。
123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共169件唁电和唁函;105个国家的领导人及其代表或政府代表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各国使领馆吊唁。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共计55个国家为毛泽东逝世下半旗致哀:
阿富汗、
孟加拉国、
民主柬埔寨、
朝鲜、
印度、
科威特、
老挝、
尼泊尔、
新西兰、
巴基斯坦、
斯里蘭卡、
叙利亚、
土耳其、
北也門、
越南;
阿尔巴尼亚、
賽普勒斯、
法國、
西德、
罗马尼亚、
瑞士、
南斯拉夫;
阿尔及利亚、
贝宁、
博茨瓦纳、
乍得、
刚果、
埃及、
赤道几内亚、
埃塞俄比亚、
加彭、
冈比亚、
加纳、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肯尼亚、
马达加斯加、
马里、
莫桑比克、
尼日尔、
奈及利亞、
塞拉利昂、
索马里、
苏丹、
坦桑尼亚、
突尼西亞、
乌干达、
扎伊尔、
尚比亞;
澳大利亞、
牙买加、
模里西斯、
荷蘭、
塞拉利昂等国议会举行追悼仪式或通过决议,对毛泽东逝世致哀[17][18]。
美國總統杰拉尔德·福特第一時間向北京致唁電:
此後他又在記者會上發表了聲明:
于1972年历史性访华的前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致哀:
福特委派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斯考克罗夫特作为他的代表,前往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国联络处致哀;国务卿基辛格等官员也前往吊唁[23]。
美国媒体对毛泽东逝世及毛泽东评价不一,紐約時報評價:
由於中蘇交惡,蘇聯方面只在官方報紙的角落簡短提及毛澤東去世,並通過塔斯社批評了毛澤東思想。不過苏联与其七个卫星國[25]曾以党的名义集体發出唁電,但由於中蘇交惡导致中共与包括苏共在内的部分共产主义政党关系中断,遭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拒收[26][27]。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基里尔·马祖罗夫、外交部长葛罗米柯代表苏联政府前往中国驻苏联大使馆致哀[28]。
金日成于9月11日亲自前往中國驻朝鮮大使館吊唁[30]。朝鮮政府還將9月10日至18日定為全國哀悼期,下半旗誌哀,并舉行了大規模的悼念活動;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共接待一万余人前来吊唁,收到唁电五千二百多封[31]。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人民议会主席团和部长会议联名向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发去唁电:
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列希、谢胡等于9月10日上午前往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馆吊唁[33]。阿尔巴尼亚政府将9月16日至18日定为全国哀悼日,全国下半旗致哀[34],并在9月17日举办了毛泽东追悼会[35]。
不过,毛泽东的逝世并没有缓和中阿两党间日益加深的分歧。1977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开始公开批判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背离马列主义的教导、反革命和假反帝的性质”[36],中华人民共和国也在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华,中共与南共盟恢复两党关系的同时,于1978年7月终止了对阿援助[37],标志着中阿关系彻底决裂。
罗马尼亚总统、羅馬尼亞共產黨總書記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在唁電中說:
齐奥塞斯库于9月11日前往中国大使馆吊唁[39]。罗马尼亚政府將9月18日定為全國哀悼日,全国下半旗誌哀,并舉办了毛泽东追悼会[40]。
越南勞動黨以最高規格發表唁電:
孙德胜、黎笋、长征、范文同、武元甲等越南党政领导人分别于9月10日、11日前往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吊唁[42]。9月18日,根据越南政府会议决定,越南各机关、部队、工厂、矿山、企业(包括工地)、学校及停泊在越南港口的越南船只下半旗致哀[43]。
老挝党政领导人凯山·丰威汉、苏发努冯向华国锋、宋庆龄发出唁电:
当时在古巴率代表团访问的凯山·丰威汉在9月10日下午率团前往中国驻古巴大使馆,吊唁毛泽东逝世[45],苏发努冯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于9月14日前往中国驻老挝大使馆吊唁;老挝人民革命党和老挝政府决定,从9月14日至18日,政府各部门和各地国家机关降半旗志哀[46]。
澳大利亚总督约翰·克尔爵士說:「我知道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今天像个家庭失去家长一样,感到损失[47]」,總理约翰·马尔科姆·弗雷泽評價:
前总理、于任上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的高夫·惠特拉姆发表声明:
马尔科姆·弗雷泽、高夫·惠特拉姆于9月10日前往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吊唁[50]。
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参议院议长河野谦三、众议院议长前尾繁三郎、内阁官房长官井出一太郎、大藏大臣大平正芳、外务大臣宫泽喜一、前首相田中角荣、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成田知巳、公明党代表竹入义胜、民社党委员长春日一幸等人到中國驻日本大使館誌哀[51],前往中国大使馆和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吊唁者共计达一万余人[52]。
三木武夫就毛泽东逝世发表谈话:
日本各界人士于10月6日下午在东京隆重举行有三千人参加的“毛泽东主席国民追悼会”,日本首相三木武夫、参议院议长河野谦三、众议院议长前尾繁三郎、文部大臣永井道雄、日本社会党委员长成田知巳、公明党代表竹入义胜、中国驻日本大使陈楚等参加了追悼会[53]。而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官媒也在日本官方釋出極大善意之後,重申北京支持日本主張收復被苏联佔領的北方四島的要求。
巴基斯坦總統法兹尔·伊拉希·乔德里發表聲明:
乔德里总统和布托总理亲赴中国大使馆吊唁;巴基斯坦全国下半旗七天致哀[55]。
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主席兼總統鐵托評價: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主席团副主席维多耶·扎尔科维奇、联邦议会议长基罗·格利戈罗夫、联邦执行委员会主席杰马尔·比耶迪奇于9月11日前往中国大使馆吊唁[57]。
此后,中南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1977年8月30日至9月8日,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访华,受到中方高规格热烈欢迎[58],以此次访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和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重新恢复了党的关系。铁托还成为了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后,首位前往瞻仰毛泽东遗容的外国领导人[59]。
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表声明:
英國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親致唁電,首相詹姆斯·卡拉漢說,「毛泽东主席漫长的一生中,他把自己全心全意地贡献给他的祖国和人民。中国的复兴是他半个多世纪以来杰出领导的不朽见证。他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中国的疆界,无疑他将作为世界闻名的伟大政治家而被人们所缅怀[61]。」
英国外交大臣安東尼·克羅斯蘭[62]、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前往中國驻英国大使館吊唁[63]。
法國總統吉斯卡尔·德斯坦发表声明:
他在致全国人大常委会宋庆龄副委员长(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的唁电中称:
德斯坦于9月17日亲赴中國驻法国大使館吊唁,法国总理雷蒙·巴尔、外交部长路易·德居兰戈[66]等法国高级官员也前往吊唁。9月11日,巴黎一万余市民舉行遊行集會,哀悼毛澤東的去世[67];9月18日,根据法国总统府的决定,法国所有公共建筑物下半旗致哀[68]。
西德总统瓦尔特·谢尔在唁电中称“毛泽东决定性地参与创造了本世纪的历史”;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则称:
西德外长、自民党主席汉斯-迪特里希·根舍、联邦议院议长安妮玛莉·伦格尔、社民党主席,前总理威利·勃兰特以及其他主要政党领袖[70]等前往中國驻西德大使館吊唁[71];9月18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所有国家机关下半旗致哀[72]。
中國國民黨黨報《中央日報》在9月10日的頭版以標題「禍國殃民·百死莫贖 毛匪澤東斃命」刊登毛澤東的死訊,並在副標題稱「死訊宣布時奪權布置顯未完成 為匪偽留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73]。
9月11日,中華民國行政院院長蔣經國發表《告大陸同胞書》,號召大陸同胞、中共幹部、官兵及駐外人員「抗暴革命」:「中國國民黨是不問階級、不分彼此、只講大是大非、全民的民主革命政黨!每一個奮起抗暴的大陸同胞,就都是國民革命的精神黨員!每一個覺醒反共的共黨幹部,就都是國民革命的精神鬥士!每一個起義自救的共軍官兵,就都是國民革命的精神戰友!每一個脫離魔掌、投向自由的共黨駐外人員,就一樣是國民革命的志士仁人 [74]!」並將《告大陸同胞書》透過中華民國國軍各空飄與海漂系統,傳送到大陸各地。前線國軍各播音站,也向大陸廣播了這份《告大陸同胞書》。[75]
中華民國國民大會于9月10日發表聲明,呼籲大陸同胞“於毛匪斃命、匪黨內部權力鬥爭加劇之際,加強反共抗暴鬥爭,早日摧毀反人性、反人權的匪偽政權”。中華民國體育協進會理事長黎玉璽與四十五個單項運動協會則呼籲大陸運動員,“把握出國訪問及比賽的機會,投奔自由[76]”。
由於香港無線電視製播《毛澤東特輯》,被認為是「通共媚匪」,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公司、臺灣電視公司發表共同聲明,抵制無線電視的節目、影片,停止各方面合作,[77]這一行為一直到1980年代《楚留香》在台灣掀起熱潮,才宣告結束。
至於台灣民間,則在報道翌日,街頭有人放鞭炮、貼標語、掛出中華民國國旗等不同的方式表示慶祝。[78]
注释
- ^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最后一次看文件。此后,病情进一步加重,插上鼻咽管。
参考文献
- ^ 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202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金沖及主編 (编). 《毛澤東傳(第六卷)》 香港第一版. 香港: 中和出版. 2011. ISBN 978-988-15116-8-3.
-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金冲及 主编) (编). 《毛泽东传:1949-1976》.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1615.
- ^ 顾保孜、杜修贤. 《红镜头中的毛泽东》. 辽宁人民出版社. 2004.
- ^ 毛泽东主席会见布托总理和夫人等贵宾. 人民日報. 1976-05-28.
- ^ 6.0 6.1 林克、徐涛、吴旭君. 《历史的真实》. 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12.
- ^ 余玮. 医生谈毛泽东死因:别乱猜 中央没公布我不会说. 党史纵览 (4). 2013-04-18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7).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编委会 (编). 刘雪桐谈毛泽东的遗体解剖.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典.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4: 5076–5077. ISBN 7-5017-2924-7.[摘自文摘报 1989-08-08]
- ^ 9.0 9.1 Li Zhi-Sui. The Private Life of Chairman Mao. Ran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 2011-06-22: 581–583 [2014-01-21]. ISBN 978-0-307-79139-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6) (英语).
They suspected that Mao had an extremely rare motor neuron disease,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known colloquially in the West as Lou Gehrig's disease
- ^ 李志綏. 第三篇 一九六五年--一九七六年.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2014-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6).
- ^ 杨正泉. 毛泽东主席逝世公开广播的背后. 人民网. 2006-08-16 [201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30).
- ^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1956-197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建立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纪念堂的决定.1976.
- ^ 未名. 华国锋参加毛泽东纪念堂奠基仪式 并亲自为纪念堂基石培土. 人民网. 2008-08-20 [2019-07-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4).
- ^ 宫力 周敬青. 邓小平为何说天安门上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小平在重大历史关头. 人民网. 2013-04-11 [2014-08-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2).
- ^ 毛泽东逝世后遗体是如何进行保护的. [2012-0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 ^ 各国政府和人民深切哀悼毛泽东主席逝世盛赞毛主席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立下丰功伟绩. 人民日報. 1976-09-15.
- ^ 表达对毛泽东主席的衷心热爱和无比崇敬世界各国和人民沉痛哀悼毛主席逝世. 人民日報. 1976-09-27.
- ^ 美国总统福特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Remarks on the Death of Chairman Mao Tse Tung (PDF). 1976-09-09 [2020-1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8-14).
- ^ 美国总统福特发表声明. 人民日報. 1976-09-15.
-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发表声明.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美国官员和各界人士到我联络处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6.
- ^ 毛泽东讣告(一):从农民儿子到马列主义君主. 紐約時報. 1976-09-09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8).
- ^ 包括
波兰、
东德、
匈牙利、
保加利亚、
捷克斯洛伐克、
古巴、
蒙古。
- ^ 外电报道:我拒收苏波以党的名义发来的唁电. 参考消息. 1976-09-16.
- ^ 中国外交部并未拒收
匈牙利以政府名义发的另一份唁电。
- ^ 苏联官员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23.
- ^ 金日成同志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金日成同志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朝鲜党和政府通过决定深切哀悼毛泽东主席逝世.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人民议会主席团和部长会议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霍查同志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阿尔巴尼亚党和政府作出决定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阿尔巴尼亚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毛泽东同志是杰出的马列主义者 谢胡同志主持大会并讲话 卡博同志致悼词. 人民日報. 1976-09-19.
- ^ 阿尔巴尼亚《人民之声报》编辑部文章:《革命的理论与实践》. 参考消息. 1977-07-18.
- ^ 阿尔巴尼亚领导在反华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被迫停止对阿援助和接回专家 外交部照会阿驻华使馆,列举大量事实,指出阿方蓄意设置种种障碍,制造事端,破坏协议,应负全部责任. 人民日報. 1978-07-14.
- ^ 齐奥塞斯库同志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齐奥塞斯库同志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3.
- ^ 罗马尼亚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 毛泽东主席永远活在世界人民心中 博布、尼古列斯库等领导人出席 勒杜列斯库同志致悼词. 人民日報. 1976-09-19.
- ^ 越南劳动党中央、国会常务委员会和政府会议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越南老挝人民沉痛悼念毛主席. 人民日報. 1976-09-22.
- ^ 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老挝领导人到我驻古巴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老挝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5.
- ^ 澳大利亚总督克尔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澳大利亚总理弗雷泽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澳大利亚前总理惠特拉姆发表声明.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澳大利亚领导人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6.
- ^ 日本政府政党领导人等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日本官员和各界人士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23.
- ^ 日本各界人士隆重举行“毛泽东主席国民追悼会” 黑田寿男等致悼词,赞颂毛主席为日中邦交正常化做出巨大贡献,表示决心排除超级大国阻挠,争取缔结日中和平友好条约. 人民日報. 1976-10-07.
- ^ 巴基斯坦总理布托发表声明.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巴基斯坦领导人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南斯拉夫总统铁托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1.
- ^ 南斯拉夫领导人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铁托总统到京 华主席和首都十万人隆重欢迎 华主席举行盛大宴会热烈欢迎南斯拉夫贵宾 邓小平、李先念副主席,吴德、邓颖超副委员长分别到机场欢迎和出席宴会. 人民日報. 1977-08-37.
- ^ 铁托总统瞻仰毛主席遗容 中共中央副主席汪东兴陪同铁托总统前往瞻仰 铁托总统在毛主席坐像前默哀,并献了花圈. 人民日報. 1977-09-01.
- ^ 英国首相办公室发表声明. 人民日報. 1976-09-15.
- ^ 英国首相卡拉汉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英国官员等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20.
- ^ 英国前首相希思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德斯坦发表声明悼念毛主席逝世. 参考消息. 1976-09-12.
- ^ 法国总统德斯坦的唁电. 人民日報. 1976-09-12.
- ^ 法国领导人和各界人士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8.
- ^ 巴黎万余群众举行游行集会. 人民日報. 1976-09-14.
- ^ 法国西德工人和各界人士举行活动悼念毛主席. 人民日報. 1976-09-22.
- ^ 西德总理施密特的唁电. 人民日报. 1976-09-12.
- ^ 包括基民盟总书记库尔特·比登科普夫、自民党总干事霍夫曼(基社盟主席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致亲笔唁函)
- ^ 西德领导人等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19.
- ^ 西德领导人等到我使馆吊唁. 人民日報. 1976-09-25.
- ^ 「禍國殃民·百死莫贖 毛匪澤東斃命」,《中央日報》頭版,1976年9月10日
- ^ 蔣主席號召大陸同胞 同心攜手併肩奮鬥 徹底摧毀毛共暴政 共軍共幹起義都是我精神戰友 所有抗暴革命決迅速支援供應. 《中央日報》頭版. 1976-09-12.
- ^ 蔣主席告大陸同胞書 傳送大陸各地. 《中央日報》頭版. 1976-09-12.
- ^ 國代呼籲大陸同胞 及時奮起摧毀暴政. 聯合報. 1976-09-11.
- ^ 中央社. 港無線電視台媚匪 國內三台決予抵制. 聯合報. 1976-10-01.
- ^ Bbc中文網記者, 威克. 特稿:那年當毛澤東死訊傳到台灣的時候. BBC News 中文.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中文(繁體)).
參見
外部链接

- 音频资料
- 文献资料
- 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毛泽东主席治丧委员会名单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在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上的悼词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emplate:中华人民共和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死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