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
莆仙戏 |
---|
|
申报地区或单位 | 福建省莆田市 |
---|
分类 | 传统戏剧 |
---|
序号 | 147 |
---|
编号项目 | IV-3 |
---|
登录 | 2006年 |
---|
莆仙戲於外臺廟會演出
莆仙戏(莆仙語:Pó-sing-hi̍),又名“兴化戏”(Hing-hua̍-hi̍),是福建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1] 。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语地区。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來源請求],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表演
表演动作受杂剧和民间傀儡戏影响。行当脚色承袭南戏规制,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
唱
音乐曲牌有一千多个。唱腔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兴化语演唱。
剧目
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莆仙戏比较著名的剧目有《琴挑》、《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
莆仙戏的著名剧作家有陈仁鉴、柯如宽、江幼宋等。
参考资料
- ^ 抢救“莆仙戏”. 新浪网. [2012-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0).
|
---|
浙江 | 越剧 - 婺剧 - 绍剧 - 新昌调腔 - 宁海平调 - 西安高腔 - 松阳高腔 - 永康醒感戏 - 温州昆曲 - 金华昆腔戏 - 台州乱弹 - 诸暨乱弹 - 瓯剧 - 和剧 - 杭剧 - 甬剧 - 湖剧 - 姚剧 - 睦剧 - 南戲 |
---|
北京 | |
---|
河北 | 河北梆子 - 评剧 - 丝弦 - 保定老调 - 哈哈腔 - 河北乱弹 - 武安平调 - 武安落子 - 西调 - 隆尧秧歌 - 唐剧 - 深泽坠子 - 安国老调 - 上四调 - 保定皮影 - 贤寓调 - 碰板调 - 十不闲莲花落 - 固义傩戏 - 海兴南锣 - 定州秧歌戏 - 蔚州梆子 - 高腔 - 唐山皮影 - 冀南皮影戏 - 张家口赛戏 - 临漳西狄邱落子 - 南辛庄木偶戏 - 新颖调 - 横歧调 - 东路二人台 - 诗赋弦 - 邢台弦子腔 - 邢台坠子戏 - 邢台淮调 - 邢台西调 - 肃宁武术戏 - 怀安软秧歌 - 肥乡罗戏 |
---|
山东 | 吕剧 - 山东梆子 - 枣梆 - 莱芜梆子 - 东路梆子 - 柳子戏 - 大弦子戏 - 罗子戏 - 茂腔 - 柳腔 - 五音戏 - 柳琴戏 - 四平调 - 灯腔 - 东路肘鼓子 - 坠剧 - 渔鼓戏 - 八仙戏 - 蓝关戏 |
---|
青海 | 青海藏戏 - 青海平弦戏 |
---|
安徽 | 黄梅戏 - 青阳腔 - 沙河调 - 岳西高腔 - 目连戏 - 安徽傩戏 - 庐剧 - 安徽端公戏 - 泗洲戏 - 宿州坠子 - 含弓戏 - 芜湖梨簧戏 - 文南词 - 凤阳花鼓戏 - 皖南花鼓戏 - 淮北花鼓戏 - 推剧 - 嗨字戏 - 洪山戏 |
---|
江苏 | |
---|
上海 | |
---|
江西 | 赣剧 - 弋阳腔 - 盱河戏 - 东河戏 - 宁河戏 - 瑞河戏 - 宜黄戏 - 南昌采茶戏 - 赣南采茶戏 - 萍乡采茶戏 - 万载花灯戏 - 抚州采茶戏 - 吉安采茶戏 - 宁都采茶戏 - 赣东采茶戏 - 九江采茶戏 - 景德镇采茶戏 - 高安采茶戏 - 武宁采茶戏 |
---|
福建 | 闽剧 - 莆仙戏 - 平讲戏 - 梨园戏 - 庶民戏 - 词明戏 - 高甲戏 - 词明戏 - 大腔戏 - 闽西汉剧 - 四平戏 - 北路戏 - 梅林戏 - 右词南剑调 - 小腔戏 - 三角戏 - 闽西采茶戏 - 南词戏 - 闽西山歌戏 - 福建芗剧( 歌仔戲) - 打城戏 - 竹马戏 - 游春戏 - 肩膀戏 |
---|
广东 | |
---|
海南 | |
---|
湖南 | 湘剧 - 祁劇 - 常德汉剧 - 巴陵戏 - 湘昆 - 长沙花鼓戏 - 岳阳花鼓戏 - 常德花鼓戏 - 湘西花灯戏 - 湘西阳戏 - 衡阳花鼓戏 - 邵阳花鼓戏 - 零陵花鼓戏 - 师道戏 - 湘西苗戏 - 新晃侗族傩戏 |
---|
河南 | 豫剧 - 越调 - 大平调 - 怀梆 - 大弦戏 - 罗戏 - 罗卷戏 - 河南曲劇 - 河南道情 - 豫南花鼓戏 - 乐腔 - 五调腔 - 宛梆 - 二夹弦 - 河南坠子 |
---|
湖北 | 黄梅戏 - 汉剧 - 荆河戏 - 南剧 - 楚剧 - 湖北越调 - 山二黄 - 湖北高腔- 东路花鼓戏 - 黄梅采茶戏 - 阳新采茶戏 - 远安花鼓戏 - 荆州花鼓戏 - 梁山调 - 郧阳花鼓戏 - 随县花鼓戏 - 文曲戏 - 鄂西柳子戏 |
---|
四川 | 川剧 - 四川灯戏 - 四川曲艺剧 - 秀山花灯戏 |
---|
吉林 | 黄龙戏 - 吉剧 - 拉场戏 |
---|
云南 | 滇剧 - 云南花灯戏 - 昆明曲剧 - 关索戏 - 傣剧 - 白剧 - 云南壮剧 |
---|
贵州 | 傩戏 - 黔剧 - 贵州梆子 - 贵州花灯剧 - 贵州侗戏 - 布依戏 - 苗戏 - 安顺地戏 |
---|
甘肃 | 陇剧 - 高山剧 - 影子腔 - 甘南藏戏 |
---|
陕西 | 秦腔 - 汉调二黄 - 合阳跳戏 - 线腔 - 眉户戏 - 陕西碗碗腔 - 陕西老腔 - 陕南端公戏 - 陕西道情 - 弦板腔 - 陕南花鼓戏 - 安康弦子戏 - 汉调桄桄 |
---|
辽宁 | 海城喇叭戏 - 辽南影调戏 - 阜新蒙古剧 - 彩扮莲花落 - 二人转 |
---|
山西 | 晋剧 - 蒲剧 - 北路梆子 - 锣鼓杂戏 - 耍孩儿 - 灵邱罗罗 - 上党皮黄 - 上党落子 - 永济道情戏 - 洪洞道情 - 临县道情戏 - 晋北道情 - 襄武秧歌 - 壶关秧歌 - 沁源秧歌 - 祁太秧歌 - 繁峙秧歌 - 朔县秧歌 - 孝义碗碗腔 - 曲沃碗碗腔 - 弦子腔 - 凤台小戏 - 河曲二人台 |
---|
黑龙江 | 龙江剧 |
---|
西藏 | |
---|
内蒙古 | |
---|
广西 | 邕剧 - 桂剧 - 丝弦戏 - 师公戏 - 彩调 - 牛娘剧 - 桂南采茶戏 - 壮剧 - 苗戏 - 侗戏 |
---|
新疆 | |
---|
香港 | |
---|
澳門 | |
---|
|
---|
民间文学 | |
---|
传统音乐 | |
---|
传统舞蹈 |
- 龙舞注(大田板灯龙)
- 傩舞注(邵武傩舞,浦南古傩)
- 泉州拍胸舞
- 灯舞注(莆田九鲤灯舞)
- 高山族拉手舞
- 龙岩采茶灯
|
---|
传统戏剧 | |
---|
曲艺 | |
---|
传统体育 游艺与杂技 | |
---|
传统美术 |
- 漳州木版年画
- 剪纸注(漳浦剪纸,泉州(李尧宝)刻纸,柘荣剪纸,浦城剪纸)
- 寿山石雕
- 惠安石雕
- 木偶头雕刻注(漳州木偶头雕刻,江加走木偶头雕刻)
- 竹刻注(莆田留青竹刻)
- 灯彩注(泉州花灯)
- 竹编注(安溪竹藤编)
- 木雕注(莆田木雕)
- 软木画
- 永春纸织画
- 错金银注
|
---|
传统技艺 | |
---|
传统医药 |
- 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注(漳州片仔癀制作技艺)
- 中医正骨疗法注(林氏骨伤疗法)
- 中医养生注(灵源万应茶,永定万应茶)
- 畲族医药注(六神经络骨通药制作工艺)
|
---|
民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