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 (景云)

此条目的主題是「唐、宋、元時期的泉州」。关于与「
泉州 (景云)」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請見「
泉州 (消歧义)」。
泉州,中国唐朝、宋朝时设置的州。治所在今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泉州(957年)
圣历二年(699年),以泉州分出的南安县、莆田县、龙溪县置武荣州,治所在南安县,后治所在晋江县。三年(700年),废武荣州,诸县还隶首府在今福州的泉州。久视元年(700年)复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更名泉州,同时将原首府在今福州的泉州更名闽州。天宝、至德间为清源郡。《太平寰宇记》:泉山“在州北五里,因此为名。”开元八年(720年)置晋江县为附郭。下辖四县:晋江县、南安县、莆田县、仙游县。辖境相当今晋江和木兰溪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安、金门等市县。户二万三千八百六,口十六万二百九十五。
五代后,西北部增辖德化县。
宋朝宋太宗太平兴国(976年-984年)時期后,东北部木兰溪流域划出,置兴化军;西南部长泰县划属漳州。北宋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于泉州城置市舶司。为全国最繁盛的对外贸易中心,城南有蕃坊,为阿拉伯地区商人聚居处。
元朝初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誉其为世界最大港之一。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泉州路。
- 唐朝泉州刺史
- 赵慎微(711年)
- 冯敬言(712年)
- 冯仁知(718年)
- 张琮(719年)
- 云盈(开元年间)
- 朱钦道(725年)
- 尹顼(727年)
- 阴俨(729年)
- 云遂(732年)
- 李元澄(734年)
- 清源郡太守
|
- 暨克华(758年)
- 裴遂(758年)
- 侯令仪(762年)
- 李偕(764年)
- 韦友信(765年)
- 陆偃(766年)
- 苏妙(769年)
- 王仲达(772年)
- 李构(774年)
- 李行穆(777年)
- 薛播(780年)
- 丁琼(782年)
- 贾荪(785年)
- 李端(788年)
- 赵昌(789年)
- 李坚(790年)
- 席相(791年—793年)
- 裴泾(794年)
- 穆赞(贞元年间)
- 长孙湛(803年)
- 薛戎(800年—805年)
- 王沦(806年)
- 马摠(807年—809年)
- 李谞(809年—812年)
- 韦执中(812年—815年)
- 张浮(815年)
- 李位(816年—817年)
- 韩衢(817年—819年)
- 李桔(819年—821年)
- 李迥(821年)
- 田渭(824年—826年)
- 乌重儒(826年)
|
- 赵棨(829年)
- 张偁(831年)
- 李震(833年)
- 曾继宗(835年)
- 崔恭伯(838年)
- 李元宗(838年)
- 韦庸(840年)
- 苏球(841年—844年)
- 郑衮(844年)
- 王固(845年—847年)
- 蒋佋(847年)
- 郑沼(848年)
- 裴炜(850年)
- 薛凝(852年)
- 卢全白(855年)
- 郑孺复(858年)
- 窦师衮(860年)
- 崔戵(863年)
- 邵雄(866年)
- 成丕(868年)
- 韦翾(咸通年间)
- 韦薄(873年)
- 郑公绰(874年)
- 裴宗夏(877年)
- 林鄠(879年)
- 李连(乾符、广明年间)
- 陈巖(881年—884年)
- 廖彦若(884年—886年)
- 王潮(886年—893年)
- 王彦复(893年)
- 王审邽(894年—904年)
- 王延彬(904年—907年)
|
注释
参考文献
|
---|
|
区划 |
| |
---|
历史 |
|
---|
地理 | |
---|
名人 | |
---|
族群 | |
---|
语言 | |
---|
文化 | |
---|
高校 | |
---|
饮食 | |
---|
景点 | |
---|
特产 | |
---|
经济 | |
---|
交通 | |
---|
|